所在位置: 专题报道 > 2018“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 > 海委动态
加强潘、大水库水资源保护力度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做贡献
http://www.dlhjhb.com 时间:2018-03-22 09:03:05 来源:海河水利网
  放大   缩小   打印  
     

 

加强潘、大水库水资源保护力度 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做贡献

海委引滦局局长 田清聚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 2018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为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这个宣传主题既凸显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思路的贯彻和落实。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制度。但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12年2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责任,全面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交界处的滦河干流上,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源头,承担着开发利用滦河水资源,跨流域向天津、唐山供水和滦河下游防洪等重要任务。随着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引水工程的投入运行,已累计向天津市供水184亿立方米、向唐山市供水50亿立方米、向滦河下游供水167亿立方米。不仅结束了天津人民喝苦咸水的历史,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缓解了城乡用水矛盾,保持了天津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结束了天津市从密云、官厅水库引水的历史,相应地缓解了首都北京市的水资源紧缺局面。因此,自工程投入运行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潘、大水库已成为支撑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地。然而,由于海河流域内普遍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问题,而且随着海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大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在新的形式下将更加凸显保护潘、大水库水资源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区域内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库区内网箱养鱼的无序扩大,使得潘、大水库水体遭受了严重污染,水库水质从上世纪80年代的地表Ⅰ、Ⅱ水,一度降到地表Ⅴ类或劣Ⅴ水,水体透明度不足1米,两座水库几乎丧失了饮用水功能。在我局积极的呼吁与协调下,2016年河北省组织开展了潘、大水库库区养鱼网箱的清理工作,截止到2017年5月底共清理养鱼网箱79689个,出鱼8644万公斤,养鱼网箱的清理工作全部完成。网箱养鱼取缔后,我局出台了多项举措,加快潘、大水库水质的改善,一是加密水库库区水质监测频率,密切注视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二是聘请科研机构、专业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场监测、检测、测量,为下一步制定改善水质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结合潘、大水库供水工作实际,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基础上,采取了降低大黑汀水库水位运行方式,既晾晒了库底底泥,降低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又置换了大黑汀水库水体,有利于改善水库水质;还预留了水库库容,为汛期拦蓄上游来水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目前,潘、大水库水质已从网箱清理前的地表劣Ⅴ类逐步恢复到了地表Ⅲ类水平,水体透明度也达到了7、8米左右。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潘、大水库周边及上游区域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仍是潘、大水库水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加之库区周边及入库河道周边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的排放等,也使得本已脆弱的潘、大水库生态环境和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因此,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从根本上改善潘、大水库水质和自然生态环境,应着重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实施《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库区管理办法》等相应的行政法规。当前,由于现有的水法规中流域管理机构,特别是基层水管单位与地方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事权划分较为清晰,但是在水行政执法方面的事权划分不清晰,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因此,通过制定针对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行政法规,明确流域机构、水库管理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的相关职责,逐步构建库区管理与保护的法规体系势在必行。

二是以全面实施河长制制度为契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长制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统筹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要按照河长制要求对现有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探索和完善,积极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尽快落实潘、大水库的河长制管理具体方案,抓紧开展潘、大水库“一库一策”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要求,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强化水资源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和监测频次,及时跟踪库区水质变化趋势;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

三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积极推动潘、大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按照《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区划》要求,加快落实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建立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配合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整治专项行动,对排污口整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一步防范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

四是积极吁请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要全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滦工程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跨省调水工程,其水源保护方和用水受益方不一致,导致“为外人护水”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之,上下游利益关系未理顺,水源保护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给潘大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建议尽快开展滦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为滦河流域生态健康、为唐津地区最大水源地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水利部、海委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等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强化督导,凝聚各方力量,以滦河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努力推动滦河水资源可持续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齐征  
  相关新闻